nuffnang

Sunday, March 28, 2010

年輕人不熱衷股票投資 無關資本.認知不足

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business%20weekly04/

若稍有留意財經新聞,提起全球排名第三的富豪華倫巴菲特時,都知道這位單靠投資就一度成為全球富豪的人。

對很多希望通過投資致富的年輕人,都視巴菲特為偶像。

股票投資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有錢又有閒的人的玩意兒,但是從11歲就開始投資之旅股神巴菲特,卻打破了這個刻板觀念,讓全世界的年輕人都萌生了股票投資致富的希望。

在馬來西亞,雖然不排除也有許多年輕人希望成為大馬巴菲特,但事實是「駐守」在股票行盯住股市行情的,都是年長的安哥們。

據馬交所的散戶投資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符合資格的散戶人數竟然不超過總人口的2%。

我國年輕的X和Y世代族群,僅有12%參與投資活動。
如果讓數據來說話,我國的投資概況呈現十分大的落差,而這個落差也反映出國人並不太熱衷于股票投資。

截至09年第三季,大馬人口達2850萬人,但只有400萬人擁有中央存票系統交易戶頭(CDS)。

在這2850萬人中,其中29%或1680萬人是年齡介于20至29歲之間的X世代與Y世代族群,也就是最可承擔高風險的族群,但只有12%參與股票投資活動。

相反,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佔我國總人口的44%,但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竟超過一半達59%。

在這兩者中的成年人族群,人數占總人口的27%,其中投資者人數僅29%。

這些數據出自馬交所09年底出版的散戶投資調查報告,由此看來,一直被認為是高風險的股市,竟然無法像“笨豬跳”(Bungy Jump)吸引年輕人嘗試,反倒是年長者樂于參與。

氛圍尚未形成

奧瑪挴立肯:以投資活動增加個人收入,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不過,回歸到問題的基本面,年輕人少投資股市,缺乏投資資本與知識是最大因素。

對此,馬交所總營運長奧瑪挴立肯持不同看法,他告訴《中國報》,投資資本也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在于我國的股票投資氛圍尚未形成。

他說,20至29歲的族群仍處于奮鬥期,普遍上薪資不高也是正常情況,但這不是他們不投資的原因。

他說,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對股市的知識不足,以致他們不敢進場,因而選擇會報率較低的金融產品如信託基金,或投資連結的保險。

“投資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Lifestyle),藉以增加收入,提升生活素質。”

他說,年輕族群是最能承擔風險的族群,只要擁有足夠的知識,不必等到有錢同樣可以投資。

他指出,股票投資新鮮人不妨考慮以資金門檻較低的憑單或房地產信託基金,作為熱身,在擁有足夠的投資經驗和資本后,再轉戰門檻較高公司股票,或是期貨避險產品。

網上投資 未來趨勢

透過舉辦投資資訊展,可吸引更多民眾加入投資行列。
網絡的使用趨向普及,奧瑪挴立肯指出,以前因資訊不發達,投資者需要依賴股票經紀,不只需要靠他們進行股票交易,也透過他們取得資訊。

“但現在不同了,網上投資者不需要股票經紀協助,可以自己搜尋資料,然后自行判斷。”

他說,對于交易所,網上交易也省時省力,在最傳統的模式時,每宗交易最快也需要1分鐘的時間,到后來的電話交易世代,則需要10秒,現在透過網絡,交易在1秒完成。

志必得證券(Jupiter Securities)網上投資部主管陳順星指出,以志必得證券為例,營業額中的80%來自于網上投資。

陳順星:25歲以上的散戶雖占少數,但有增加趨勢。
“除了因為資訊取得的便利,自行投資所需的交易費用較低,是使網上投資日愈受歡迎的主因。”

他指出,這些顧客以35歲以上的投資者為主,25歲以上的占少數,但確有上升的趨勢。

“目前大部分投資機構經紀費用為0.6%,若使用網上投資服務,只需付給約0.42%的費用,依此比例看來,投資者自然願意自行在網上投資。”

興業投資銀行股票投資部主管阿祖拉認為,隨著年輕族群傾向于使用網絡獲取資訊,網上投資將成為來趨勢。

“為了鼓勵更多年輕族群參與,我們也舉辦網絡股票投資競賽,以遊戲方式吸引年輕族群,並將投資概念傳達給使用者。”

她說,為了增加曝光率,公司還將遊戲資訊放上推特(Twitter),吸引5000名用戶參與。

股票非玄學 不靠運氣

魏英福:不少年輕投資者主動參加股票投資課程。
股票不是玄學,不能只靠運氣,投資者也得下功夫花心思找資料、做分析,與其盲目追隨市場消息,不如自己掌握趨勢。

聯昌投資銀行散戶投資部主管魏英福告訴《中國報》,“以往的人投資股票,像是在賭博,只憑市場謠言便貿然進場,結果賠上血汗錢。”

他說,現在的投資者已學聰明,股票投資也變成一門學問。

“投資者會自行閱讀技術分析報告並運用分析工具,如歷史股價圖表(Charting Tools)等,配合不同的指標資訊,自己進行分析,不再依賴市場謠言。”

他指出,這樣的改變對市場和投資者都有利,為了教育更多投資者,各投資銀行也不時舉辦各類講座或訓練課程,開放讓有興趣進入股票投資市場的公眾參與。

他說,至今出席課程的人數都很踴躍,也有不少初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參與,學習解讀技術分析報告。

“我們希望更多人進入投資市場,但也希望他們是知情投資者(Informed investors),不只是碰運氣而已。”

我國散戶投資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歲以上且具投資資格者為168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59%。

不過,在這些具資格投資者中,僅5%是活躍投資者,接近半數者(48%)則是拒絕投資者。

儘管如此,仍有12%,有意願在5年后進行投資;保持觀望態度者則有26%,另外的9%則是被動型投資者,大概每4至5個月進行一次投資活動。

期貨 乏人問津

丘文敬:對期貨產品了解不足,使人們對其卻步。
股票、期貨回酬率高人人皆知,但並非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風險胃口承擔伴隨高回酬而來的不確定性。

據我國散戶投資調查報告顯示,國人普遍的投資或收入運用主要以儲蓄以及購買保險為主,投資類項目,則傾向于風險較低的項目如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房地產,以及信託基金。

回酬率較高的投資項目,如股票和債券等,僅有小部分散戶參與,至于期貨、憑單以及選擇權等,則是乏人問津。

豐隆投資銀行證券交易分行主管丘文敬指出,對于期貨產品的了解不足,是人們對其卻步的主因。

他說,買股票等于投資一家公司,投資者可以根據公司過去的盈利表現判斷投資可行性。

“不同于購買股票,期貨投資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未來合約或頭寸(position),並透過槓桿率獲得回酬。”

他指出,另一個讓人卻步期貨的原因是,因為它無法長期持有,而且交易程序較為複雜。

“但散戶可以將期貨納入投資項目之一,利用其高回酬優勢賺取利潤。”

散戶 傾向本地投資

雖然市場開放,投資者可以自由選擇在國內或國外進行投資,但奧瑪挴立肯指出,大部分本地散戶,仍然傾向于投資本地股市。

“散戶投資者對本地市場較為了解,也較具信心。”

他說,我國許多金融機構也推出東南亞區域連投資產品,讓有興趣者可藉由這些產品,投資區域綜合指數。

魏英福指出,近年,投資國外股市,如中國和華爾街股市的本地投資者有增加的趨勢。

他說,這意味著散戶對投資的概念已有所改變,他們不只關注本地市場的發展,也試圖從國際大環境中尋找商機。

“例如早前金融風暴,美國許多金融公司股價猛挫,國內就有一些散戶看中時機,趁低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

受詢及本地投資者較為偏好的國家時,他說,投資趨勢屬循環性(Rotational play),投資者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市場有特別偏好。

“較有經驗的散戶投資者都相當留意國外的經濟情況,並從中尋找投資機會。”

他指出,本地金融機構相繼推出區域連結投資產品,有助擴大投資產品類型,也可成為投資者涉足海外市場的踏板。




× 原来,我是那 5% 里面的极少数
稀有品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