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ffnang

Sunday, October 28, 2012

物以稀為貴

http://lovelifelonglearning.blogspot.tw/2012/10/italent_28.html


古羅馬人曾說:「物以稀為貴。」史蒂芬.沃切爾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將受試者分成兩組,讓他們去評斷同一種餅乾的品質。在第一組裡,他發給受試者一整盒餅乾;在第二組裡,他只發給受試者兩塊餅乾。實驗結果顯示:只拿到兩塊餅乾的這一組對餅乾品質的評價,遠遠高於拿到一整盒餅乾的那一組。這項實驗後來反覆進行多次,每次結果都相同。

廣告推銷經常可以聽到「機會不多,敬請把握」這樣的台詞,一些賣場的促銷海報也常寫上「只剩今天」,藉以強調時間的緊迫性。像是iTalent未來競爭力研習營在推銷時,也會運用到「愈少愈好:以稀為貴原則」

(1) 物以稀為貴,飲恨失之交臂。如:後補的同學。需打電話來詢問,提高進入門檻,需先經過父母同意。其實只要劃撥進來,可能不用問名額也可參加。

(2) 數量有限:一班只有15個名額、師大只有300個位置、全台只有1200同學能參與(名額有限,不是有錢就可以參加)等等之類的說法。

(3) 時間有限只會宣導這一次(這輩子只有這次機會)、只有現在報名才享有優惠(網路報名貴,不一定會有名額)、繳費期限有限制(讓同學思考時間短,未想清楚為什麼想參加)

另外,房屋仲介也用同樣的手法。每當某位買家似乎有點動心,一時又無法做決定,便會找機會跟買家說:「早上已經有四組人馬都來看這間房子,有一對夫妻對於這間房子很有興趣。不曉得你對這間房子是否也有意思呢?」當然,所謂的四組人馬、有一對夫妻有興趣都是房屋仲介自己捏造的;有時候還會換成有位教授或科技新貴對這間房子有興趣。

無論如何,這招的確奏效,原本有心購買的買家,容易因此決定買進。因為買賣標的物有愈趨稀少的傾向。從客觀角度來看,這樣的決定沒什麼道理。有興趣的買家要不就願意以談好的價錢買這間房子,要不就不願意買,根本不用管是否有幾組人馬來看過這間房子或是有誰對這間房子很有興趣。

由於愈少愈好:以稀為貴原則,難到手的東西比容易到手的東西好、當我們企圖擁有某物,被阻擋時會更加倍企圖擁有某物。心理學家稱其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Romeo and Juliet effect)。莎士比亞筆下這對悲劇青年的愛情所以如此濃烈,就是因為他們的愛情是遭禁止的。

要如何才能避免「稀少性謬誤」呢?當下情緒波動愈大,愈不要去做決定,我們對稀少性的典型反應就是失去清醒,等恢復理智再做決定。問自己:「為什麼想參加這個課程?」「為什麼想買這間房子?」請用價格與效用評斷一件事物,不管它是否很稀少,或有沒有其他人也很想要它,那些都無關緊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